初冬的太行山虽有寒意,而在全市教体系统思政课教师能力提升培训班里却暖意融融,气氛热烈。11月9日,2023年全市教体系统思政课教师能力提升培训班开班。市教体局党组成员、督学褚严明出席开班仪式。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开展推进第二批主题教育活动走深走实,充分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让教育者先受教育,市教体局决定开展为期三天的思政课教师能力提升培训班,来自全市43名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建设周口片区专家委员成员和教学一线的思政课教师参加培训。
褚严明在开班致辞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当前,全市教体系统正在深入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我们把思政课教师作为培训对象,就是为了让广大思政课教师育人先育己,在学习教育中先当学生、再当先生,感悟百年初心,坚守育人使命。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历久弥新、永不过时。本次培训主要是大力弘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增强党性修养,把红旗渠精神有机融入学校思政课教学中,厚植学生家国情怀,引导他们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坚定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的决心。
褚严明要求,要自觉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弘扬红旗渠精神的责任感、使命感,真正领悟红旗渠精神实质,确保把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弘扬红旗渠精神落到实处。红旗渠精神之所以动人,是因为它凝结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将“红旗渠精神”有效融入党的建设、学校管理、思政教育等工作中,引领广大教职工和青少年学生赓续红色血脉,摒弃骄娇二气,用红旗渠精神凝心铸魂,要引导全市教体系统广大师生不断从红旗渠精神中汲取实干的精神、创新的动力、团结的力量,用红旗渠精神淬炼工作作风,用实际行动和思想智慧为谱写周口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红旗渠精神研究院客座教授宋建生以《红旗渠精神及其时代价值》为题,为大家生动讲述了上世纪60年代,林县党员干部群众苦战十个春秋,最终修成1500公里红旗渠的艰辛历程,分析了红旗渠精神的当代价值等,让大家无不受到心灵的震撼。
培训班学员先后来到红旗渠纪念馆、红旗渠分水闸、青年洞、扁担精神纪念馆和谷文昌事迹馆等地开展现场观摩学习。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和一个个实景沙盘,生动再现当年引漳入林、人定胜天的壮丽画卷,实地感受到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周口市七一路一小党支部书记张彩霞说:“我们将永远铭记他们的丰功伟绩,以红旗渠精神为激励,高扬理想信念旗帜,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教学方式,帮助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培养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鹿邑县高中思政课教师王丽华说:“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师,我决心,要学习“红旗渠精神”,更要结合我的教学工作赋予其更多新的内涵,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传统美德与新时期思政课堂建设相结合,在教学之路上力争在“红旗渠精神”感召下,更加精准把握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把“红旗渠精神”更好地发扬和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