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家长朋友们,亲爱的同学们: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2025年国庆与中秋双节如约而至。在这阖家团圆、共庆家国的美好时刻,市“双减”工作协调机制办公室向您和家人致以最诚挚的节日问候!为持续巩固“双减” 工作成效,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平安、充实、愉快的假期,我们特此发出如下温馨提示:
假期是身心休憩的港湾,更是亲子共伴的良机。我们倡导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观与成才观,遵循孩子成长规律,摒弃“假期补课”的焦虑心态,与孩子共同规划假期生活。
守护身心健康:保证孩子充足睡眠与均衡饮食,鼓励参与跑步、打球等体育锻炼,让身心在运动中舒展活力。
深耕亲子时光:可与孩子共赏中秋圆月、讲述家国故事,或一同参与家务劳动、短途研学,在互动中拉近情感距离。
培育综合素养:支持孩子自主阅读经典书籍、学习传统民俗、尝试艺术创作,让假期成为综合素质提升的“加油站”。
根据“双减”政策规定,不得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任何形式的学科类培训。在此特别提醒家长:
坚决抵制“无证无照”培训机构。不安排孩子参加利用居民楼、自建房、地下室等场所开展的“一对一”“一对多”学科类培训,以及以“素质拓展”“脑力开发”“幼小衔接”“托管照看”等名义开展的隐形变异违法培训。不要轻信以“专业教学团队”“一线名师”等虚假承诺开展的学科类培训,尤其是毕业班孩子家长更不要相信保提分、中高考冲刺营、中高考提分等虚假宣传的学科类培训。拒绝在职中小学教师组织的有偿补课,共同维护教育公平生态。
此类违规培训不仅违背政策要求,其场地安全、师资质量更缺乏保障,极易引发消费纠纷与安全风险,切勿抱有侥幸心理。
若孩子确有兴趣培养、发展个性的需求,请务必坚持“合规优先、理性选择”原则,做好“三查三慎”:
一查证照是否齐全:确认机构持有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审核同意书》,以及市场监管部门的营业执照(或民政部门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且证照地址与实际办学场所一致。
二查师资是否合格:机构应该按照要求公示教师资质,体育、文化艺术、科技等非学科类培训机构教师应持有教师资格证或职业技能证书。
三查场地是否安全:实地查看消防通道是否畅通、消防及安保设施设备是否完善。
一慎缴费用:一次性缴费不得超过3个月或60课时,且金额不超过5000元,切勿轻信“预存优惠”“终身卡”等推销,全部费用需通过“校外培训家长端”APP或者支付宝“校外培训家长端”小程序缴至监管账户,拒绝个人账户转账(包括私人微信、支付宝等)。
二慎签合同:务必签订教育部与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制定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在“校外培训家长端”购买课程时将自动生成),明确课程、退费、违约责任等关键条款。
三慎存凭证:妥善保管合同、缴费发票及宣传资料等,作为维权依据。
安全是假期快乐的前提。请家长切实履行监护责任:
加强孩子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溺水等安全教育,提醒远离危险区域,防范意外事故。警惕培训机构可能存在的隐性风险,如未公示收费标准、擅自变更课程、师资频繁更换等问题,发现异常及时交涉。若发现违规培训或机构安全隐患,请及时向校外培训机构所在县(市、区)教体局或周口市教体局投诉举报(举报方式附后)。
家长朋友们,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我们共同的期盼。让我们携手坚守“双减”初心,放下焦虑、回归本真,让孩子们在双节假期中感受家国之美、亲情之暖。
周口市“双减”工作协调机制办公室
2025年9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