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周口市教育体育局!
“希望之家”托起新年新希望
“希望奶奶身体健康,我的学习成绩更好一点!”9岁女孩刘雅欣看着记者的眼睛,笑眯眯地说。2月6日,沈丘县“希望之家”的老师、各界爱心人士和89名孤儿共庆新春,在心愿墙上,刘雅欣写下了“考上清华”,老师们叫她“清华女孩”。
“清华女孩”并不幸运:刚满周岁父亲因车祸离世,母亲至今杳无音讯,她与偏瘫的奶奶相依为命。不幸中的万幸是,在去年沈丘发动全县万余名教师开展的“孤儿排查”大走访活动中,她从农村走进城市,来到全县最优质的学校,开始在“希望之家”书写新的人生。
为了不让孩子因贫辍学,打通教育精准扶贫的“最后一米”,去年11月,沈丘遴选4所优质学校组建的“希望之家”向孤儿敞开大门,也托起他们背后一个个贫困家庭的希望。
“希望之家”的孩子不少是未经法律认定的“事实孤儿”:父母去世或失联,多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他们中最小的6岁,最大的也不过15岁。为了让孩子们真正享受到家的温暖,学校指定临时监护人作为生活老师,安排任课老师和心理咨询老师一对一帮扶,并建立健全学习、生活等各项规章制度。短短3个月爱的滋养,让孩子们今昔对比非常强烈。
爱心来自八方。活动间隙,县教体局办公室主任李源的手机响了:“我想给希望之家的小孩儿捐点钱。”捐赠者赶来掏出两沓人民币放在桌上,问他叫啥,他摆摆手转身就走。
这样的场景,李源很熟悉。为确保“希望之家”长期健康发展,沈丘建立“希望之家”领导小组和教育扶贫基金会,充分利用国家资助、社会捐赠、政府兜底三项资金,其中社会资金已募得80万元。
“新的一年,我们要继续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对‘希望之家’倾斜,提前拟订招生方案,预留学位,把‘希望之家’的招生范围扩大到单亲儿童,探索形成一套完整的‘希望之家’模式。‘希望之家’不仅要办好,还要办出特色,走出沈丘,走向全国,让最需要帮助的困境儿童享受优质教育,健康成长成才。”沈丘县副县长孙自豪说。
采访结束时,成绩优异的“双百女孩”王秀红拽了拽记者的衣角:“阿姨,您帮我拍张照片好吗?”她摆出“V”字手势,微笑在阳光下格外动人。③4
记者手记
“如果困境儿童‘能上学’‘上好学’的问题解决不了,那就不是真正的脱贫摘帽。”采访中,孙自豪的这句话让人印象深刻。
教育扶贫是实现全面、长远、根本性脱贫的基础性工程,也是一项良心工程。困境儿童,尤其是生活在偏远乡村的孤儿和单亲儿童,背负着物质与精神双重压力,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渴望更为强烈。让他们能够通过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树立正确的三观,更好地融入社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保基本、兜底线、建机制,我们期待用诚信、爱心和决心建立的“希望之家”遍地开花,让新时代的阳光照耀每个孩子的心田。 (河南日报2018年02月10日)
版权所有:周口市教育体育局 主办:周口市教育体育局 地址:周口市太昊路中段
联系电话:0394-8319000 党风行风监督举报电话 0394-8319017 8319026 教育监督热线:0394-8121234
备案号:豫ICP备2020031511号 网站标识码:4116000034 豫公网安备41167102000104
访问人数:667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