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周口市“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的通知
周政办〔2023〕59号
来源: 市政府办公室 时间: 2023-11-09 17:57:42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周口临港开发区、黄泛区农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

《周口市“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3年10月30日

 

周口市“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

 

防震减灾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内容,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和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重要论述,全面提升我市防震减灾治理能力,有效防范化解地震灾害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河南省防震减灾条例》《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的通知》(豫政办〔2021〕55号)和《河南省地震局关于进一步推进“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编制落实工作的通知》(豫震财发〔2022〕16号)等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形势

(一)“十三五”时期发展成效

“十三五”期间,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重要要求,大力推进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推进地震监测预报预警、地震灾害风险防范、地震应急救援、防震减灾宣传等工作。深化防震减灾改革取得实效。我市防震减灾工作快速融入“全灾种、大应急”管理体制,社会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十三五”期间在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风险防范和地震应急救援三大体系建设工作上取得了长足进步,重点工作任务和目标有效落实。

1.防震减灾体制改革取得明显实效。防震减灾工作快速融入“全灾种、大应急”管理体制,社会治理能力进一步提升,新时代防震减灾现代化治理体系初步形成。

2.地震监测预测预警能力进一步提高。周口地震台网管理中心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周口市)顺利推进。1个台网中心、9个地震监测台站与10个预警台站基本形成覆盖全市的地震综合观测和预警系统,全市地震监控能力达到2.0级。

3.地震灾害防御基础进一步夯实。全面贯彻实施《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15),推进重要建(构)筑物普查加固,开展城市地震灾害风险点排查整治工作,对全市范围内抗震设防烈度处于Ⅶ度区的中小学校、幼儿园、医院等重要公共建筑物,进行抗震设防信息采集、动态更新和建设工程地震安全监管检查,全面摸清重大工程、重要基础设施等相关建设工程风险底数。

4.应急响应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完善全市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建成市级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实现国家、省、市地震应急指挥互联互通,地震应急演练实现常态化,有效应对我市范围内有感地震及相关地震谣传。

5.防震减灾科学普及进一步深化。创建一批国家和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科普教育基地,建成一批国家和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社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二)“十四五”时期面临的形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对防震减灾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防震减灾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1.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出新要求。“十四五”时期是我市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加快高质量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市是人口大市,经济发展迅速,广大人民群众对包括地震安全在内的美好生活需要越来越强烈,需要我们下大力气提高防范化解重大地震灾害风险的能力。

2.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提出新任务。“全灾种、大应急”工作格局为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拓展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围绕防震减灾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找准定位,明确目标,完善机制,实现高质量发展。

3.科技创新和开放合作注入新动力。大数据、云计算、5G、人工智能和建筑物减隔震、绿色震源、光纤地震监测等新技术和地震预警、地震情景构建等创新产品不断推广应用,为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注入了新动力。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深化开放合作,凝聚合力降低地震灾害风险,提升防震减灾综合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三)“十四五”时期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我市地质构造复杂,境内分布有多条断裂,地震活动比较频繁,存在发生破坏性地震的构造背景,地震灾害风险较高。同时,我市地震活动具有震源浅、烈度高、破坏性大的特点,中强地震复发的威胁依然存在,地震形势比较严峻。

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15),周口全市皆处于6度以上区域,201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其中56个处于7度抗震设防区域。地震监测站网密度小,监测预测预警能力不强、智能化程度不高,应急响应保障能力较弱;“城市高风险、农村设防低”的地震灾害风险防治短板亟待补齐,风险隐患底数尚未摸清、重大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制度落实不到位;防震减灾科普覆盖面不够,全社会地震灾害风险防范意识不强;防震减灾治理体系不完善,治理水平不高,公共服务融入度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能力不强,服务方式和产品创新不够。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和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重要论述,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科学把握“两个大局”,统筹发展与安全,进一步夯实监测基础,加强预报预警,摸清风险底数,强化抗震设防,提升应急响应保障能力,增强公共服务,创新地震科技,大力推进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提升防震减灾综合能力,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风险和损失,努力推动我市防震减灾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发展。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2.坚持预防为主、降低风险。牢固树立地震灾害风险防治理念,科学认识和把握地震灾害规律,坚持关口前移、主动防御,全面提升地震灾害风险综合防治能力,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风险和损失。

3.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治理体制,聚焦制约我市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着力夯实基础,补齐短板,提升防震减灾综合能力。

4.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合作。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健全开放合作、共建共治共享工作机制,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防震减灾体制机制。

(三)主要目标

到2025年,初步形成监测智能、防治精准、服务高效、管理科学的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体系,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地震基本业务、地震科技创新、防震减灾社会治理现代化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社会公众防震减灾素质进一步提高,地震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地震灾害风险对全市经济社会和公共安全的影响持续降低,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更加有力。

 

序号

类别

指标内容

预期值

1

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

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完成量

不少于6个。

2

重大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完成率

应评工程100%

3

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完成量

7县1市2区,周口临港开发区。

4

地震监测预测预警能力

地震监测能力

全市监测能力达到2.0级。

5

地震预警公众覆盖率

不低于60%

6

地震应急响应服务能力

地震应急预案修订完成率

市防震抗震(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县(市、区)政府达到100%。

7

地震应急响应时效

震后30分钟内与灾区指挥中心联通,72小时内实现自我保障能力。12小时内受灾人员得到初步救助,24小时内受灾人员得到基本生活救助

8

通信保障能力

公网通信中断24小时内,临时应急通信重点保障率达到100%

9

公共服务水平

政府行业满意度

80分。

10

社会公众满意度

80分。

11

公民具备防震减灾科学素养的比例

达到15%。

12

防震减灾科学素养

科普阵地建设

建设不少于1处防震减灾文化主题公园

13

防震减灾示范单位创建量

新命名省级地震科普示范学校不少于10所。

14

中小学生防震减灾知识普及率

不低于90%

15

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辅导员、科普教育基地讲解员培训率

达到80%以上。

“十四五”主要量化指标


三、主要任务

(一)完善地震应急组织指挥体系

1.健全地震应急管理领导体制。加强政府对防震减灾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政府在地震应急组织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构建和完善协调联动、科学救援、保障有力的地震应急管理领导体制。

2.完善地震应急组织体系。推进各级防震抗震指挥部及其办公室建设,强化地震应急管理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进一步深化地震机构改革,理顺防震减灾职能,明确各级应急管理部门防震减灾职责;加强辖区内各级政府防震减灾治理体系建设,推动地震安全风险防范融入基层社区网格化治理体系;完善市场和社会力量参与机制,引导和规范全社会参与防震减灾工作。

3.优化整合应急指挥体系。完善防震抗震指挥部职能,搭建权威高效、扁平化的地震应急指挥架构;根据地震灾害情况,设立现场指挥部,完善现场指挥部职能,实现前后方的协同应对与信息互通;完善各级应急指挥功能,加快完善上下贯通、左右联动、权威高效的综合应急指挥体系,发挥应急指挥信息系统优势,整合运用各涉灾部门数据,完善应急指挥信息数据库,形成全市应急指挥系统“一张网”;做好防震减灾基础数据的收集和更新,为地震应急和抗震救灾指挥提供有力的基础数据支持。

(二)提升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

1.摸清全市地震灾害风险底数。开展全市地震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查清地震灾害危险源与风险源。夯实地震活动断层探测、风险隐患调查以及灾害风险评估、区划等地震灾害风险防治业务基础,配合省地震局编制完成周口1:25万地震灾害风险区划图和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区划图,构建以灾害风险识别、评估、规避、降低、转移和防治效益评估为一体的地震应急处置智能化辅助决策系统。

2.强化抗震设防管理。按照深化“放管服”改革要求,明确建设单位主体责任、强化全过程监管,构建权责明晰、科学有效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体系。推进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和重大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增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监管力度,新、改、扩建工程必须满足抗震设防标准,强化基础设施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加强第五代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在推广应用中的技术指导工作。按照一般建设工程、人员密集场所、重大建设工程、农居工程分类推进抗震设防要求的落实。建立房屋设施抗震设防信息动态管理机制,实施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有效管控各类建设工程地震灾害风险。

3.提升地震应急响应服务能力。完善全市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建立震情灾情紧急快报工作机制,强化区域协作联动。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救灾物资储备,强化救援力量装备配备,做好防灾减灾设施设备的统筹使用,保障“防大震、救大灾”基本需要。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提升地震应急技术系统快速响应能力,为地震应急处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提升地震监测预测预警能力

1.提高地震监测预警能力。构建“地震灾害链”全链条监测体系,进一步优化地震观测站网,完成基准站布局调整与建设,推进基本站建设与完善,满足地震灾害风险防范需求,着力提升全市地震灾害监测能力,提高地震监测水平和定位精度,有效支撑地质灾害处置和抗震救灾工作。加强辖区及周边地震快速测定、自动分析、智慧服务平台建设,形成覆盖全市的自动化、一体化、集约化、智能化的综合地震监测体系。健全监测系统质量管理体系,优化站网运行维护与保障体系,实现地震数据质量实时跟踪控制,保障监测业务高质量运行。

2.提升地震预测水平。完善震情会商机制,推进地震预测业务流程化、标准化;加强现代化震情会商技术体系建设,推进震情研判快速化、实用化;加强观测异常核实,强化地震安保服务;开展新时代群测群防工作,力争取得减灾实效。

(四)提升防震减灾公共服务能力

1.强化地震应急保障决策服务。统筹做好震前防御、震时响应和震后救灾与恢复重建的决策服务。重点加强震后趋势判定、现场调查和灾害损失评估,及时提供地震烈度评定、震情灾情信息,为应急救灾、灾后恢复重建提供科学依据。运用灾害风险调查和评估,提出规避、降低、转移地震灾害风险对策与措施。

2.丰富公共服务产品供给。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地震安全需求推出一批高质量公共服务产品,面向社会公众,提供地震速报、预警信息、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等公众服务,针对重大战略、重要活动,提供地震安全保障等专项服务。

(五)提升公民防震减灾科普素质

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公民防震减灾科普素质提升工程,软、硬件并重,构建功能完备的科普传播平台和科普产品体系。推进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单位标准化建设。创新传播方式,推进“互联网+防震减灾科普”,做好重点时段科普宣传,推进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强化社会公众防震减灾科学素质,提升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

四、重大项目

(一)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工程

1.实施全市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全面调查全市地震致灾信息,结合人口、房屋、基础设施、资源与环境等重要承灾体信息及地震灾害风险隐患,开展地震灾害风险评估,配合省地震局编制完成周口1:25万地震灾害风险区划图和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区划图。建设全市地震灾害风险与减灾能力数据库和调查评估信息化系统,为地震灾害风险防治提供支撑。

2.实施全市建筑物信息采集。我市历史悠久,不同时期建(构)筑物以及生命线工程的抗震性能不尽相同,地震发生时,建(构)筑物的破坏和倒塌是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的最主要因素。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开展包括农村民居、城镇住宅、大中小学校、医院、重要交通生命线、水库大坝、危险化学品厂库、应急避难场所等重要建(构)筑物以及生命线工程详细资料的收集与调查工作,为科学准确判断城市建(构)筑物地震灾害风险提供依据,也为建(构)筑物的抗震加固和震后应急救灾工作提供专业支持。

(二)地震监测能力提升工程

1.建设地震监测预警站网。落实地震监测仪器升级换代计划,提高地震观测备机备件储备率。加密建设地震预警站,形成手段完备的综合监测网,实现对市内地震监控能力薄弱地区、重大工程及基础设施有效布控。

2.建设地震预警发布系统。完成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建设,实现秒级地震预警和分钟级地震烈度速报。建立地震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利用国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和应急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等渠道,建设立体化传播网络和个性化接收终端,精准发布地震预警信息。面向重点行业、企业开展地震预警定制化服务,不断拓展地震预警应用范围。

(三)防震减灾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1.建设防震减灾科普阵地。利用城市绿地、公园、广场打造防震减灾文化主题公园;创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标准化学校,配备地震避险演练、地震体验平台等设施设备,提升中小学防震减灾科学素养;深化“互联网+防震减灾科普”,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辅导员、科普教育基地讲解员业务培训,实现培训率达到80%以上。

2.创作防震减灾科普精品。编制防震减灾知识读本、防震避险手册等精品图书;拍摄制作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科学防震避险等视频,集中创作一批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作品,形成以科普图书、音(视)频、交互性产品等满足不同人群需求的防震减灾科普产品体系。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党对防震减灾工作的全面领导,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要纳入各级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强化规划组织实施,完善目标导向管理机制,明确规划约束性指标、工作责任和实施进度,充分发挥相关部门和行业单位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强化重点任务、重点项目落实,确保规划目标如期实现。

(二)强化法治保障。全面落实防震减灾法定职责,各县(市、区)政府要定期向本级人大汇报防震减灾法律法规贯彻落实情况,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对防震减灾领域行政规范性文件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不断提升防震减灾依法治理水平。

(三)健全投入机制。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财力相适应的各级财政投入机制,将防震减灾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优化投入结构,保障重大项目顺利实施。各县(市、区)政府要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加大防震减灾经费投入,加强资金使用管理与监督。拓宽经费投入渠道,支持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

(四)强化队伍建设。畅通人才交流、培养、合作、引进渠道,建立灵活开放的人才引进、使用和管理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育高素质、专业化人才梯队和创新团队,建立健全以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地震应急处置等内容为重点的教育培训体系,着力培养高层次领军人才,为推动防震减灾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保障。

(五)完善评估机制。建立健全规划评估机制,明确规划实施责任主体,加强过程管理,跟踪规划实施进展,分阶段开展规划实施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强化评估结果应用,提高规划实施成效。



相关阅读:

《周口市“十四五”防震减灾规划》政策解读



责任编辑:宋金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