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人大四届八次会议第078号议案的答复
来源: 教育体育局 时间: 2022-08-15 18:22:58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尊敬的张振福代表:

市四届人大八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建议》(078号议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教体局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校园的普及与传承工作,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渗透到中小学学科教学、贯穿于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全过程,充分挖掘、整合、利用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推动了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我们的主要做法如下:

一、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契机,有效渗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内容。鼓励学校结合实际研发校本教材,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到学校为学生们进行现场展示,对学生开展活动进行指导,使学生们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中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如周口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川汇区教育体育局,在周口市回民小学举行了2022年周口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国家级“非遗”心意六合拳进校园活动。扶沟县花园小学开展“多彩非遗进校园、传统文化润童心”主题活动,让小学生零距离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增强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二、利用校园文化活动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传播周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坚持将周口地方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积极引导中小学从建立兴趣小组、学生社团入手,开展别具特色的文化传播活动。

三、加强专业或兼职教师队伍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宣传教育活动的质量,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的水平。一方面是鼓励各校结合实际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作为学校活动的兼职指导教师,另一方面,通过开展专项的培训课

程,培养学校自身的教师队伍,提升学校指导教师的能力和专业化水平

今后,我们将在现有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积极吸纳您的有关建议,继续深入推进地方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张振福代表提出的关于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建议提案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让我们意识到了传承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紧迫性,明确了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工作的薄弱环节和努力方向。

一、进一步加强师资培训。在中小学骨教师培训、教育管理及教研人员培训尤其是校长培训中加大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内容比重,提高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的能力。

二、做好重点项目遴选推介。在对我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广泛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周口市中小学校的教育教学实际,根据新时期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拟以文件的形式推介一些我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项目内容,作为学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选产进校园的重点内容。

三、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厘清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内容,尤其是适合于中小学校开展传承教育的项目。让学校师生了解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内容项目,从而欣

非物质文化遗产,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变思想观念,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保护和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学校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四、进一步加强部门协作。文广新局等部门开展广泛地协作,依靠社会多方面的力量,形成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合力,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工作。以出台政策鼓励、争取财政项目等方式,对我中小学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给予支持。我们也将积极争取各级部门和社会的广泛支持,进一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工作做得更好。

十分感谢您对我市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联系人:王燕捷    联系电话:8319225

                     


2022年8月15日

责任编辑:信息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