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人大四届八次会议第152号议案的答复
来源: 教育体育局 时间: 2022-08-15 18:16:02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尊敬的韩长春代表

您在市人大四届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青少年综合素质教育的建议》(152号议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教体局高度重视中小学生德育工作,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教育部2017年印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和《河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德育工作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2020206号)为引领,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持续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我们做的主要工作有:

一、重视德育队伍建设,完善德育工作体系。一是要求各地各校强化校长是学校德育第一责任人意识,校长亲自抓德育工作,努力形成一支由学校领导、德育干部、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师、任课教师等组成的职责明确的德育队伍。二是实施班主任素养提升工程,每年评选推荐省市级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优秀班主任,举办省市级班主任基本功展示活动,不断强化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力军意识,有效提升班主任群体的专业素养和育人水平。三是每年评选推荐省市级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一校一案”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典型案例、学科德育精品课程等,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带动中小学校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加强家庭教育工作,推动形成优良家风。一是组织教师定期通过书信、电话、家访、家长会等途径,主动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让家长及时掌握孩子的成长情况,交流教育学生的经验办法,共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二是鼓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班主任等德育骨干教师在学科教学和家庭教育中正确渗透综合素质教育内容,积极向家长和学生普及正确的教育理念,促进家长与学生的沟通。三是通过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习惯养成、“文明家庭”评选活动等主题活动,实施好科学家教,引导广大家庭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家庭教育,树立科学文明的家教理念,注重孩子的品德教育,把美好的道德观念传递给孩子,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今后,我们将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实践活动,利用重要传统节日开展主题教育,引导家长学生齐参与,共传承优秀家风家训文化;进一步发挥榜样力量,加强对“最美孝心少年”、“最美中小学生”的宣传,激励广大中小学生学习身边榜样,践行优良家风,传递社会正能量;进一步强化家庭教育,加强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等阵地建设,提升家校互动教育水平。

三、依托家校社开展系列教育活动,深入推进德育教育。各地各校积极争取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学校德育工作,持续开展丰富多彩、教育性强、家长广泛参与的家庭教育主题宣传活动,同时强化协调配合,联合宣传、科技、文旅、团市委、妇联、科协等部门、组织,建立多方联动机制,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形成良好的协同育人机制。一是通过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从小学党史 永远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圆梦蒲公英”暑期主题活动、“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河南最美中小学生”宣传推介活动等,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二是各地各校紧密结合学校实际、学生特点、地方资源、节日纪念日,精心设计、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三是充分整合本市优秀德育资源,开展劳动教育和研学实践,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爱家乡的情怀。河南有着深厚的革命文化底蕴,周口也有不少革命老区,为开展青少年红色教育提供了宝贵的资源。例如,扶沟县充分利用本地吉鸿昌将军纪念馆、姜鸿起烈士纪念馆、张福林烈士陈列馆和县烈士陵园、塔湾烈士陵园这“三馆两园”,深入开展清明祭英烈、传承红色基因等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莲花路小学、经开区实验学校、开元路小学等校分别赴国防教育馆、许世友故居、鄂豫皖苏区首府纪念馆等地,学习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和无畏精神,传承革命先烈的优良传统,从而树立远大理想,勇担时代大任,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通过教育部门和学校的共同努力,我市中小学生德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切实成效,德育教育氛围日益浓厚。但由于受到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德育工作效果还不能完全令人满意。今后,我们将在现有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积极吸纳您的有关建议,建强德育队伍,加强家校社联动,继续深入推进中小学生德育工作。

十分感谢您对我市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联系人:卢曼珍       联系电话:8319078

                


2022年8月15日

责任编辑:信息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