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家长接送孩子不再“干等”周口一学校建立智慧书吧
来源: 教育体育局 时间: 2022-04-27 10:15:54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4月25日上午11时许,等待接孩子放学的周口市文昌小学家长赵女士,百般无聊之际,想到了学校刚为家长设立的“智慧书吧”。她试着走进去按照步骤扫码、借阅,一本《稻盛和夫给年轻人的忠告》拿到了手中。“这办法真好,既打发了家长接送孩子时的无聊时光,还能通过阅读学到家教知识。”赵女士说。


据介绍,为了让家长们接送孩子时不再“干等”,周口市文昌小学想到了在学校大门口两侧建立“智慧书吧”的办法。家长们只需提供手机号注册登记,无论智能手机还是老年手机,均能免费借出书来。如今,书吧“开业”不到3天,就已经借出去了100多本书籍。


   


智慧书吧,让等待孩子不再“无聊”



校园门口,年轻的家长们低头刷手机,爷爷奶奶辈的老人,则聚集在一起闲唠。这样的场景,几乎在每一所小学门口都能见到。“等待孩子的时间虽然不长,也就一二十分钟,但是特别无聊,就只好刷手机视频打发时光。”周口市一位小学生家长刘先生说。



如何让接送孩子的家长们不再那么无聊?周口市的文昌小学最近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们利用大门口两侧的有限空间,打造出两间“智慧书吧”。无论年轻的家长们还是孩子的爷爷奶奶,只需首次使用手机号登记,即可完成注册。借书时,使用智能手机的家长,可以通过扫码完成借阅;而没有智能手机的老年家长,则可以输入手机号和密码,同样可以借出书来。


借书无需付款,而且还没有押金,借阅方式简单、方便,文昌小学的“智慧书吧”刚一“开业”,就引来不少家长关注。截至4月25日,虽然“开业”刚3天,但借书量就已经达到了100多本。


“非常方便,如果觉得书本内容不错,可以带回家阅读。如果感觉带回去不方便怕弄丢了,也可以看完当场归还,下次接孩子时再进行借阅。”该校一年级学生刘艺尧的家长说,自从“智慧书吧”设立以来,他每次接送孩子时,都会进去看看,感觉特别充实,比等待孩子时刷手机有意义多了。



4月25日上午11时30分许,大河报•豫视频记者在周口市文昌小学门口看到,有30多名家长,分散在两侧的书吧门前排队,等待借阅。他们大多选择的跟家教有关的书籍,有的借阅完当场就翻看起来,有的借阅完时,正赶上孩子放学,便带回家细读。


通过智慧书吧,让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无缝衔接

 

目前,周口市文昌小学的智慧书吧共有图书3600多册,而全校有4900多名学生,基本可以满足家长们的借阅。现有的藏书,全部跟家庭教育有关,后期将考虑增加其他门类图书。



“我们设立智慧书吧,一个是让接送孩子的家长不那么无聊。再一个就是,通过阅读提升家庭教育的质量,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无缝对接,最终促成家、校互动联手,把孩子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周口市文昌小学校长朱刚伟向大河报•豫视频记者介绍说。


那么,这种方式是否可行?有没有效果?该校学生家长李尚雯说,通过阅读家教书籍,对培养孩子有非常大的帮助。“我是上周五借的书,趁着周末已经看了一大半。看完之后就发现,孩子的一些行为,无论是你喜欢的、不喜欢的,实际上都是在传递一些信号,只不过有时候孩子年龄小,不知道该怎么表达,就只有通过肢体语言传递出来。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们学会读懂孩子的意思,而不是一味的表扬或者批评。”李尚雯深有体会地说。



而另一位学生家长说:“我有两个孩子,大宝在文昌小学一年级,小宝刚刚2岁。之前带孩子也没有经验,正好书吧里有培养孩子方面的书籍,我看介绍还不错,就借了一本,拿回去好好看看。”


采访中,不少家长都表示,信息智能的时代,很少再有人静下心来阅读了。可大家都知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所以一个人不阅读难以打开自己的眼界,也没办法自我提升。“非常感谢学校建立智慧书吧,这是为我们家长办了一件有意义的实事、好事。”家长们说。


朱刚伟还告诉大河报•豫视频记者,目前,学校已经出台方案支持、鼓励家长借书阅读,每一位家长每学期借阅多少书,后台都会有数据记录。而且,他们还鼓励家长写读后感,发到班级群里,与其他家长和老师共同分享交流。等到学期结束,学校将评选出一批“书香家长”,让家长跟孩子一起,登台领取大红花,接受大家的表扬。

责任编辑:教体局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