郸城:创新“1234”工作法 守护学生心理健康
来源: 教育体育局 时间: 2024-05-17 15:33:36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郸城县教体局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把心理健康工作摆在重要位置,通过健全工作机制、夯实心育阵地、完善工作体系、抓实专业队伍,全面守护学生身心健康,着力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


  一、聚焦“一个中心”,撬动心理健康工作“大格局”。局党组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认真贯彻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印发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精神,坚持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中心,加强统一领导,成立以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相关股室负责同志任成员的全县教体系统学生心理健康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推进会,研究和部署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今年以来,已召开相关会议5次,先后印发《全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行动方案》《关于全县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的通知》等5个配套文件。


  二、夯实“两个阵地”,筑牢心理健康教育“高堡垒”。充分发挥校内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压实教师责任,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主题班会、生命教育等活动,教育引导学生保持理性平和、健康阳光的积极心态。全面夯实校外阵地建设。成立

  县-乡-校三级工作专班,会同县工会、妇联、团县委等部门加强职工之家、留守儿童之家、志愿服务队建设,加强对学生关爱、帮扶工作的针对性。目前,全县建立职工之家48个、留守儿童之家66个、志愿服务队215个,常年开展关爱特殊学生群体活动。三是


  三、完善“三大体系”,蹚出暖心教育实践“新路子”。一是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体系。整合相关职能部门力量,组建郸城县心理健康教育团队,每学期为家长举办2次专题讲座、宣传活动,为家长提供促进孩子发展的指导意见,协助他们共同解决孩子的心理行为问题。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团队已累计开展专题讲座200余次,受众学生近10万余人次。二是健全“治未病”监测预警体系。投资80万元,建成心理问题筛查职能平台,定期不定期对四年级以上16万余名学生全面开展心理问题筛查,建立“一人一案”台账,全面关注干预全体学生心理问题,重点关注干预身心异常学生。开展万师访万家活动,实行“校长—年级组长—班主任—任课老师—学生”的分层分类包年级包班级学生的网格管理,及时掌握动态,做到精准帮扶。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共划网格6000余个,设网格员10000余人。三是健全“跨部门”咨询服务和干预处置体系。建立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危机干预的支持协作机制,打造由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兼职咨询师、专业医生组成的专业化工作队伍,坚持“下校区、走学校、进宿舍”,探索建立“教育与指导、咨询与治疗、自助与他

  助”紧密结合的心理服务模式,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四、抓好“四支队伍”,触发专业团队力量“强引擎”。一是抓好书记校长队伍。推动全县中小学校落实“一把手”校长亲自抓、分管校长具体抓、各层级狠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确保事有人干,责有人负,效有人问。二是抓好专职教师队伍。健全完善以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核心,以班主任和兼职教师为骨干,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大力推进专职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化发展,落实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技能培训。三是抓好法治副校长队伍。从公检法司部门中择优聘任217名干警,分别担任全县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定期走进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报告会。今年以来,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报告会400余场次。四是抓好志愿服务队伍。充分利用全县心理健康志愿服务团队等优质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开展公益活动。目前,全县累计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志愿服务活动138场,受教育学生7万余人次。

责任编辑:信息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