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太康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在市教体局的关心和指导下,把教育作为全县最重要的工作,优先保障教育投入,优先谋划教师工作,优先满足教师队伍需要,努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校长、教师队伍。
聚焦党建引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一是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的二十大召开为契机,开展“欢庆党的二十大,向党说说心话”活动,引导全县1058名校(园)长、2817名党员教师,通过视频形式表达对党的深情与热爱。二是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2022年9月,举行千人大会,邀请县纪委监委为全县中小学校长上廉政教育课,集中观看廉政教育警示片;开展“清廉学校”建设和师德师风专项整治活动,及“一老一小一青壮群众身边的腐败”专项整治行动,成立6个专班开展专项督查,一年来,共排查各类问题11件,党政纪处分30人,对6家学科类培训机构下发停办通知书,回应师生家长关切26人次;在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工作中,原在民办学校任教的591名教师全部回归公办学校岗位。通过一系列措施,坚决打造“党风清正、政风清明、校风清朗、教风清淳、学风清新”良好教育生态。三是坚持典型示范带动。通过开展“十个一”系列活动,表彰一批优秀个人和先进集体,宣传一批教书育人先进典型,全县先后涌现出“2022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张鹏程、“中国好人”“太康好校长”沈世弘、长期坚守农村中学取得不凡教学业绩的“教书育人楷模”李红霞等一批师德模范。
聚焦管理改革,激发教师队伍活力。一是创新一批激励和约束机制。2022年,县委、县政府出台《太康县关于全面加强教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对全县师德师风建设、校长队伍建设、干部提拔晋升、教师晋级调动、校长教师干事创业等管理重磅发声,通过制度和机制保障,在全县校长、教师队伍中牢牢树立“以实干立身、凭实绩说话”的正确导向。在全县开展的“股级干部轮岗交流”专项工作中,顺利完成11名股级干部和中心校长轮岗交流。二是改革一批管理制度。探索实施“全县中小学教师积分制管理”,出台《太康县中小学教师积分制管理工作指导意见》,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科学合理地评价教师的劳动成果,引导和支持教师长期从教、终身发展。设立“太康县县长教育振兴奖”,投入500万元,全部用于表彰和激励干出优异成绩的一线班主任和普通课任教师。三是切实保障教师待遇,让广大教师有更多获得感。优化教师职称考核评价,确保教师各类职称比例向农村一线教师倾斜,坚持农村教师申报评聘中小学高级教师绿色通道政策不动摇。加大教师补充力度,2022年共补充农村教师170人。全面落实农村学校教师乡村补贴、乡镇补贴、班主任津贴、地方教龄津贴等政策,确保教师工资不低于本地公务员工资水平。开展教师“暖心工程”,为11980名教职工进行免费体检;新建农村教师住房2315套,加强农村教师住房保障。
聚焦教师培养培训,提升教师专业能力。2022年,围绕国培计划项目县建设,着力提升校长、教师专业能力。国培计划投入资金300万元,县政府配套教师培训资金300万元,用于本地教师培训师团队和“三名”工作室的建设与辐射引领,促进全体教师基于校本研修的可持续发展。成立教师发展中心,建立与商丘师范学院、信阳师范学院、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联合培养机制,全年共培育教师培训师团队50人、骨干校长、教师、班主任300人。探索实施“四长办学”制度,副县长、教体局长、中心校长、校长坚持“下学校、进课堂”指导督导教育教学工作,以上率下引领教师队伍聚焦主业和能力提升。2022年,分管副县长共走访12个乡镇,召开一线教师座谈会12次;本人共走访36所中学、95所小学,和教师谈心谈话679人次,回应解决学校、教师急难愁盼问题8件。通过开展“校长讲校”“班主任讲班”“集体备课经验交流会”“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千人誓师大会”等一系列主题活动,有力地引领全县教职工向心力、凝聚力不断增强,攻坚克难的能力不断提升。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好本次会议要求,以永续“满格在线”的状态,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责任感和“朝受命、夕饮冰,昼无为、夜难寐”的事业心,紧紧围绕太康教育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各项目标任务,坚持质量为王,奋力推动我县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全市教育成高原、起高峰贡献太康教育力量。